今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山西地质博物馆围绕“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立正确的自然资源观,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为公众带来了丰盛的科普大餐。
01科普研学形式多样
山西地质博物馆围绕主题,精心策划了独具特色的科普研学活动,参与了由北京广播电视台与中国地质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型科普直播,活动涉及标本园岩石讲解,用石头解读地球史看地球演化;太原汾河公园四期地质素描写生,用孩子们稚嫩的画笔描绘4亿多年前地层变化;现场学习、观摩化石修复过程,揭开化石修复的神秘面纱;古生物野外探寻,体验地质工作者工作的不易。此次活动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北京时间”客户端、“科普中国”客户端、《地理· 中国》央视频号等30多个平台同步播出,点击访问量达到1430多万人次。旨在激发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探索地质科学的兴趣,树立从事地质事业的志向,促进我们增强对珍爱地球、守护资源、保护古生物化石的自觉!
02流动展览走进校园
03线上线下协同宣传
山西地质博物馆公众号先后推出两场面向社会的地球日科普知识网络线上有奖竞答活动,共有千余人参与有奖竞答,有力的宣传了“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宣传周期间,科普人员通过张贴主题海报,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只有一个地球 共有一个家园”理念;去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科普基地进行“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科普宣传,同时深入五台山常青学校开展“地球历史及其生物演化”科普知识讲解,拓展了学校的教学模式,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视野,教育孩子们保护地球,守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世界地球日”活动虽然只有短短一周,但影响却是深远的。在一系列活动中,不仅向公众宣传了“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还普及了地学科学知识,提高了科学素养。
今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山西地质博物馆围绕“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立正确的自然资源观,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为公众带来了丰盛的科普大餐。
01科普研学形式多样
山西地质博物馆围绕主题,精心策划了独具特色的科普研学活动,参与了由北京广播电视台与中国地质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型科普直播,活动涉及标本园岩石讲解,用石头解读地球史看地球演化;太原汾河公园四期地质素描写生,用孩子们稚嫩的画笔描绘4亿多年前地层变化;现场学习、观摩化石修复过程,揭开化石修复的神秘面纱;古生物野外探寻,体验地质工作者工作的不易。此次活动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北京时间”客户端、“科普中国”客户端、《地理· 中国》央视频号等30多个平台同步播出,点击访问量达到1430多万人次。旨在激发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探索地质科学的兴趣,树立从事地质事业的志向,促进我们增强对珍爱地球、守护资源、保护古生物化石的自觉!
02流动展览走进校园
03线上线下协同宣传
山西地质博物馆公众号先后推出两场面向社会的地球日科普知识网络线上有奖竞答活动,共有千余人参与有奖竞答,有力的宣传了“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宣传周期间,科普人员通过张贴主题海报,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只有一个地球 共有一个家园”理念;去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科普基地进行“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科普宣传,同时深入五台山常青学校开展“地球历史及其生物演化”科普知识讲解,拓展了学校的教学模式,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视野,教育孩子们保护地球,守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世界地球日”活动虽然只有短短一周,但影响却是深远的。在一系列活动中,不仅向公众宣传了“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还普及了地学科学知识,提高了科学素养。